- 謝冰瑩教授特展暨紀念學術研討會 / 校史組 洪承理
- 圖書館總館燈光改善工程公告 / 典閱組
- 2015年圖書館暑假開放時間公告 / 編輯
- 2015年8到9月藝文展覽介紹 / 推廣組 李愛文
- 臺師大出版中心前往上海、北京、廈門三地參展 / 出版中心 周芷綺、陳靜儀
- 主題推薦:「教學」與「專業社群」 / 出版中心
- 2015新品 師大大師—品茗對杯 優惠禮盒組 / 出版中心 陳首蓁、張藝馨
- 書架上的島嶼想像—臺師大出版中心香港書展參展報導 / 出版中心 周芷綺、陳靜儀
- 開放式課程(OCW)精選推薦I—用心學習,歡喜做自己/彭明輝 / 系統組 林倩文
- 開放式課程(OCW)精選推薦II—重現教育的價值和希望/吳清基 / 系統組 林倩文
2015年圖書館暑假開放時間公告
編輯
圖書館104.07.06-09.06開放時間調整如下。
104年9月7日(一)恢復正常。
周一至周四 | 周五至周六 | 周日 | ||
總館 | 閱覽服務 | 08:00-22:00 | 09:00-19:00 | 09:00-19:00 |
B1普通閱覽室 | 18:00-24:00 | 18:00-24:00 | 18:00-24:00 | |
公館分館 | 閱覽服務 | 08:00-21:00 | 09:00-18:00 | 不開放 |
1、2樓閱覽室 | 08:00-23:00 | 09:00-23:00 | 不開放 | |
林口分館 | 閱覽服務 | 08:00-17:00 | 09:00-17:00 | 不開放 |
2015年8到9月藝文展覽介紹
推廣組 李愛文
展覽日期 | 展覽名稱 | 展出者 |
2015/7/31-8/22 |
道路真理生命 |
蘇怡雯 |
2015/8/14-8/25 | 陳秀雄教授牡丹創作畫展 | 陳秀雄 |
2015/8/28-9/8 | 2015夏天,被打包進行李箱的____ | 陳佳虹, 廖珮瑜 |
展覽日期:2015/7/31-8/11
展覽名稱:道路真理生命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
展 出 者:蘇怡雯 Su, Yi-Wen
展品類型:平面繪畫
展覽簡介:所謂幸福,必須要永遠幸福才是真幸福;所謂道路,必須是永遠的道路才是真道路。人生眾多的岔路和彎曲,我們從哪裡來?又要走向哪裡?
展覽日期:2015/8/14-8/25
展覽名稱:陳秀雄教授牡丹創作畫展
Professor Chen Hsiu-Hsiung Peony creative exhibition
展出者:陳秀雄 Chen, Hsiu-Hsiung
展品類型:國畫
展覽簡介:擁有世界著名華人藝術家稱號的陳秀雄教授,將於本館展出牡丹專題的國畫數十幅。
展覽日期:2015/8/28-9/8
展覽名稱:2015夏天,被打包進行李箱的______
This summer, what was packed into the luggage .
展出者:陳佳虹(Chen-Chia-Hong), 廖珮瑜(Liao Pei Yu)
展品類型: 油畫, 水彩, 膠彩
展覽簡介:2015年夏天,兩個女孩各自離開熟悉的舒適圈,在異地旅行,她們去聽、去看、去聞、去嚐、去感受與交流、去連結與對話,旅程告一段落,她們各自帶回旅程中的點滴,在畫布與紙上日記,為旅行留下註解與意義。
邀請你~花一小段時間來探索,也和大家分享這場微旅行中你裝了什麼進行李箱?
臺師大出版中心前往上海、北京、廈門三地參展
出版中心 周芷綺、陳靜儀
上半年度出版中心和國立大學出版社聯盟夥伴一起參加了新加坡書展、AAS亞洲書展、馬來西亞書展,以及香港書展,引起各地讀者關注,緊接著下半年度繼續再接再厲,前往上海、北京和廈門書展。根據書展不同的形態,主題各有特色,出版中心期望將本校師生著作推向國際,讓世界看見本校師生的學術出版品成果。歡迎大家將此資訊分享給當地朋友。
書展名稱:「第12屆上海書展」
書展時間:8/19至8/25
書展地點:上海展覽中心
參展形式:參與「臺灣館」共同展出
書展名稱:「第22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書展時間:8/26至8/30
書展地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參展形式:參與「臺灣館」共同展出
書展名稱:「第11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
書展時間:9/12至9/14
書展地點:廈門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
參展形式:參與「臺灣館」共同展出
開放式課程(OCW)精選推薦I—用心學習,歡喜做自己/彭明輝
系統組 林倩文
「只要你用心學習,就可以安心的成長,然後高興地做自己。」演講者彭明輝教授如此一說,您是否也有同感呢?彭教授認為現代部分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害怕改變現狀,而錯失了被多元社會環境擁抱的機會,他提到現代環境已有別於過去封閉和侷限性的時代,更適合想要改變的年輕人。演講中以吳寶春、陳嵐舒和誠品之例子為開端,強調現在的社會不只重視技術,更強調思考和創意,對現今學子來說,現在的學歷不完全代表未來生涯的能力和可能,而一時學習的挫折不代表未來不能更好,只要你用心學習,換個領域適性發展,走向多元的生涯可能,或許就能高興地做自己。(欲聽完整演說內容,請點課程網址:http://ocw.lib.ntnu.edu.tw/course/view.php?id=536)
開放式課程(OCW)精選推薦II—重現教育的價值和希望/吳清基
系統組 林倩文
前教育部部長吳清基先生透過自身多年投身教育界服務的經驗,認為教育是一希望工程,是一個成人之美的職志,也是充滿教育愛的領域,因為一切都在努力如何使學生變得更好而已。儘管當前社會變遷對教育發展有許多衝擊,例如: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的趨勢、教育M型化的影響、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的關注、全球化時代的競爭、本土化意識的興起、網路時代的學習衝擊、校園生態環境的轉變等,教師是教育現場中重要的第一線守門人,而教育政策的決策者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迎接一波波問題浪潮下,教育者都不斷在思考如何讓每一天的教育變得更好,而對教育議題關心的您更不能不重視教育的價值和希望。(欲聽完整演說內容,請點課程網址:http://ocw.lib.ntnu.edu.tw/course/view.php?id=539)